回收反渗透膜常见的处理方式
能源行业水处理系统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然而反渗透膜在分离过程中,容易被污染或机械损伤,造成其脱盐率和产水量的大幅度下降,导致无法发挥正常效能,其使用寿命一般是2-3年左右,属于易耗品,每年都有大量反渗透膜更换,这些废弃的反渗透膜因其材料几乎不可在自然条件下被降解,若处置不当,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资源。如何处置这数量庞大的废旧反渗透膜成为业界的一大难题!
目前,对于废弃反渗透膜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作为固废垃圾处置,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小部分再生利用,符合国家关于废弃物资源化的政策要求。因此,废弃反渗透膜的出路关键在再生利用,已有不少学者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即废弃反渗透膜改性,使之具有超滤、纳滤的部分特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废弃反渗透膜回收利用的合法性
参照GB34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4.1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条款中“h)因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废弃反渗透膜因脱盐率和产水量大幅下降而丧失原有功能,属于固体废物,对比参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废弃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参照GB34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6.1以下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中“a) 任何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原始用途的物质或者在产生点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等相关条款,废弃反渗透膜经处理后仍用于原始水处理用途的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即再生处理后的反渗透膜按照满足相应用途的产品管理是完全合法的,符合当前环保、节能大趋势。
2、反渗透膜再生
污染和机械性损伤是废旧反渗透膜常见的问题,因此废弃反渗透膜再利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再生处理包括常规清洗和氧化修复。
清洗阶段主要是根据反渗透膜污染情况及污染物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清洗液及有效的步骤快速有效地去除胶体、氢氧化物及垢等污染物。